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再添新硕果 | 我院林海燕教授团队荣获国际发明专利证书

发布时间: 2023- 08- 24 15: 21浏览次数:

近日,杭州医学院存济口腔医学院林海燕教授团队荣获国际发明专利证书。

名称:

一种口腔种植体钛基台内表面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体钛基台内表面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口腔颌面种植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在钛基台内表面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使钛表面原位构建非光滑的二氧化钛多孔结构,另外利用原位共沉积法制备聚多巴胺/纳米银(PDA/AgNPs)抗菌涂层,利用聚多巴胺良好的黏附能力,将PDA/AgNPs涂层吸附在钛基台内表面,从而减少种植体中央螺丝通道内的微生物数量,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潜在因素。本发明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种植体基台内表面抗菌涂层,从而能抵御口腔有害微生物对种植体的侵袭,降低种植体的失败率。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涂层,尤其涉及一种口腔种植体钛基台内表面抗菌涂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种植义齿修复已成为治疗患者牙列缺损的首选方式。种植牙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种植体,基台,上部修复体等,种植体基台简称基台,就是安装在锚固于骨内的种植体平台上,并将其向口腔内延伸,用于连接、支持和固位修复体或种植体上部结构。按基台材料分类,分成钛基台、陶瓷基台和复合基台等,目前临床上使用率最高的是金属钛基台。

种植牙各部分由机械结构连接,在种植体与基台之间的微渗漏和咬合力产生泵吸作用等影响下,极易导致种植体基台内发生感染和定植大量的口腔细菌,成为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潜在影响因素,从而降低种植牙的成功率。因为目前未存在具有明显抗菌作用的种植体基台,在长时间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下,基台内部成为微生物的“培养皿”。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面对种植体基台内部的微生物微渗漏的必然性,市面上没有明显抗菌效果的基台可以减少或抑制基台内的微生物数量。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在不改变种植体钛基台物理和还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增加其内表面的抗菌性,并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口腔医学的产品多样性对应用场景有个性化的要求,关键取决于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否合适。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银离子抗菌能力在几种金属离子中最强。纳米银不仅可以穿透细菌细胞膜,还可以通过释放阳离子产生静电作用破坏细胞膜和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杀死细菌。因此,纳米银的杀菌方式决定其拥有广谱抗菌能力,针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均能发挥效应,而且不易产生细菌耐药,相较抗生素类药物抗菌性能优秀且更有利于生物安全。

现提出一种种植体基台内表面抗菌涂层,其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对种植体钛基台表面的处理,增加钛表面粗糙多孔的结构,另外制备聚多巴胺/纳米银(PDA/AgNPs)抗菌涂层,利用聚多巴胺良好的黏附能力,将纳米银颗粒黏附在基台内表面,发挥抗菌作用。